《长安三万里》:诠释传统文化的“中国式浪漫”
近期,国漫《长安三万里》在炎炎夏日吹来一股“大唐文化”的清爽之风。走进传统文化、走进璀璨大唐,走进高适与李白的一生往事,你将一睹盛唐长安城的繁华自由,你会感叹晚唐长安城的断壁残垣,你会看到浪漫主义的唐诗之美,你会看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,你还会感到家国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……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体现在历史故事、盛唐风韵、诗歌之美,还会跨越时代折射到每个平凡人生的成败、进退、取舍和得失之中。 看高适,看到的是家国情怀,凭借高家剑法驰骋沙场,烈士暮年依旧壮心不已;看李白,看到的是洒脱飘逸,入世曲折出世无奈,盛名之下出身卑微、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;看杜甫,看到的是晚年诗歌中的愁苦愤懑;看崔颢、孟浩然、贺知章、哥舒翰……大唐群像画卷栩栩如生,中国传统文化的至真、至美、至善动人心弦,人生逆旅的哲思、智慧、曲折耐人寻味。读懂诗人的一生,读到的是传统文化里的浪漫诗歌,看懂的是现实主义的人生纪实。 看懂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 的广阔胸怀。高适的心胸开阔体现在经历家道中落、求仕失败后初心依旧不改,数十年如一日寻家国理想求索人生方向;高适的心胸开阔体现在救人于危难之时,与李白共同搭救郭子仪,成就日后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力军;高适的心胸开阔体现在容人气度,与性格迥异的李白相知成君子之交;高适的心胸开阔体现在深藏功与名,将军功让与严武,成就“乱世英雄”气度。学习高适的广阔胸怀,就是读懂中国的美美与共文化,遇人能融洽圆润,遇事能担当肯干,以团队协作的力量提升视野格局,助推事业发展。 看懂“运筹帷幄之中,绝胜千里之外”的军事谋略。沉寂多年,行军打仗,高家枪越磨越快,高适参与平定安史之乱、经历潼关大败和长安陷落,后任淮南节度使平定永王之乱。在吐蕃围攻长安一战中,于军帐中以败退诱敌之计,算准时机与严武援军围攻击破吐蕃。智勇有才华、布衣变戎帅,村野诗人成为一代封疆大吏。学习高适的智谋,就是读懂中国的一叶知秋文化,要在工作中形成独到的预判,洞见萌芽中的风险,立足当下登高望远,面向未来科学谋划,在见微知著、防患未然中推动工作落地生效、开花结果。 看懂“公侯皆我辈,动用在谋略”的生存智慧。半生漂泊,不骄不躁,修炼自身,临危不惧是高适的性情写照。出走半生经历挫折许多,入世之心依旧坚定如初,身处低谷时懂得低头是高适的生存智慧,投奔哥舒翰帐下,从书记官做起,韬光养晦、勤能补拙、久久为功,抓住命运转角的每一次机会,大器晚成展抱负,成就一番功业。学习高适的生存智慧,就是读懂中国的厚积薄发文化,就要有遇挫折在所难免的心态,不贪一时之功、不急一时之利,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向内发力,以大智若愚的充分准备迎接每次机遇挑战,以求真务实的干事风格化解每个工作难题,推动事业提质增效。 正如电影所言:“只要诗在,书在,长安就一直在。”只要诗在、思考在,文化就一直在,传统文化之美在于推陈出新永浪漫,文化自信远流传。古今往来,纵然理想和现实之间相隔三万里,无数人依然在寻得自恰的路上奋斗拼搏,依然在事业发展的路上修炼智慧,无论挫折、失败还是成功、淡然都充满了“中国式浪漫”,终将让传统文化在平凡人的不凡诗篇中熠熠生辉。
|
|||||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