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聚金华!区农公用品牌打造升级大咖说
12月20日,由中国品牌杂志、中国品牌网主办,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智慧支持,南方农村报作为战略合作媒体,金农好好为本次活动的冠名品牌,中国品牌杂志社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、北京中品真选科贸有限公司、金华市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“金农好好·2024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”在浙江金华举行。 今年的盛典以“十载耕新 品牌筑梦”为主题,该活动是中国品牌杂志社自2018年12月20日举办首届以来,连续举办的第七届年度盛会。作为年度盛典的重要环节之一,2024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备受瞩目,与会嘉宾畅所欲言,围绕“区域农业公用品牌未来趋势”的话题展开智慧交锋。
圆桌对话现场 参与本次圆桌对话的嘉宾有:金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委员、理事会副主任厉红亮,杭州市临安区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、理事会主任郭军波,广东新宝堂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大鹏,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巧佳,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。
南方农村报社副主编 周晓凤 圆桌对话主持人、南方农村报社副主编周晓凤针对区域农业公用品牌的未来趋势,分别从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、政府扶持与市场运营、品牌打造的价值优势、品牌与授权企业生态机制、数据赋能品牌建设五大层面与嘉宾展开对话,发出了一系列“含金量”满满的提问:政府作为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主体,如何进行职能划分?企业如何在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中保留独特的企业价值?区域农业公用品牌的打造中,企业如何保持活跃度?数据分析如何帮助区域农业品牌优化产品定位、制定市场策略?…… 针对以上“灵魂发问”,与会嘉宾进入了深入地分析与探讨,源源不断输出高质量干货,以下为嘉宾发言内容的综合梳理。
金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委员、理事会副主任 厉红亮 厉红亮: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和农业产业品牌,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涵盖了农业区域品牌的各种类型。金农好好是金华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一个全品类、全产业链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,从2019年成立以来,连续五年列入了金市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。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: 第一是建立一个品控体系。定办法,出台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;定标准,制定准入标准,建立了婺州蜜梨、东阳香榧等13个标准品控体系;定规矩,建立区域品牌动态管理体系,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要剔除,五年来已经剔除了37家不符合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,保证整个品牌矩阵的纯洁性。 第二是释放品牌效益。现在区域公用品牌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,许多产业品牌都是老品牌,都是传统的老企业,知名度比刚刚创办的区域品牌知名度高得多,在运营过程中也会出现宣传无法统一的问题。于是金华进行了母子品牌联名销售的探索,设立母子品牌联名款。目前推出的联名款是185个,平均溢价率达到了20%以上。五年来联盟销售授权企业销售额达到了670亿,每年新增销售额7.8亿,年均增长9.18%。 第三是品牌营销。通过设立门店、外出推销、建立平台等方式扩充营销渠道。成功案例有浦江葡萄,每年在上海、杭州摆摊吆喝。同一个品种,其他葡萄卖6元/斤,浦江葡萄深受杭州、上海人民的喜爱,可以卖到12元/斤,实现了品牌的溢价。另一个成功案例是成立配送终端平台,让金华的农产品远销福建、江西、安徽等地,销售半径达到了350公里。 品牌打造很难,农业品牌打造更难,全品类的农业品牌打造难上加难。曾经有过一段争议,农业区域品牌的打造到底应该是市长管,还是市场管?我认为,农业是弱势产业,农民是弱势群体,怎么样将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组合起来,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去,应该是政府各级党委部门特别是供销系统责无旁贷的责任,而农业区域品牌的打造正是落实这个责任的有效载体。 农业区域品牌打造,一是需要政府引导,体现在政府背书和统筹各方资源两个方面;二是需要市场化运作,市场是风向标、试金石、晴雨表,我们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,区域农业品牌打造也必须符合市场规律;三是需要创新驱动。必须通过品种的创新、机制的创新来推动整个品牌的发展。 一个品牌的打造,特别是区域品牌打造的起步阶段,乃至品牌成长的过程中,政府的支持是必须的。“金农好好”区域品牌自成立以后,金华市委市政府花了很大的精力、财力,目前金华市财政已经累计投入了3000多万,金华市供销社每年也要拿出800万左右持续投入到区域品牌当中去,五年来已累计投入了4000多万。 供销合作社要扎根农业农村,聚焦主责主业,要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,要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。我们区域农业品牌的打造未来可期,“金农好好 婺华天宝”,农业好,侬就好,大家好!
杭州市临安区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、理事会主任 郭军波 郭军波: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是政府背书和主导培育打造的,是地域名片,是借助政府的公信力和资源优势,提升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和信任度,所以既有品牌的价值主张,又有权威组织的支撑。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是链接政府、企业、农户(生产者)、经销商、消费者以及产品、物流、媒体、渠道等多元主体的共同体,是产品力、服务力和传播力的有机融合。在品牌建设过程中,关于两者的关系,我的理解是“政府搭台,企业唱戏”。政府侧,主要是规划引领、政策保障、资金支持、资源导入和监督管理。杭州市临安区在“天目山宝”品牌建设中,有行动计划、领导小组和政策支持,建立了“政府主导推动+市场化运作+企业主体参与+部门协调联动”的工作机制,品牌运营政府领导,农业农业局牵头,供销社及下属公司具体运营,政府既是推动者也是服务者。市场侧,也就是企业,一是要有品质意识,严格以标准严选产品,二是要有用牌意识,无论是老字号,还是新企业,要充分认识到公用品牌的叠加效应、政府背书效应和政府搭台作用,三是要有共建意识,要共建共享公用品牌。 品牌建设是赋能产业发展的。下一步,需要继续围绕“选好产品、管好品质,提高知名度,提升销售量”这些重点来开展,努力“让品牌叫得更响,产品卖得更好”。同时,也希望更多人知道、了解、喜欢我们临安的“天目山宝”!
广东新宝堂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大鹏 徐大鹏: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是森林和大树之间的关系,不管企业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还是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,都离不开森林的呵护。区域品牌对企业品牌进入新市场、新渠道、新赛道具有明显的增量作用,且对于消费者的拓展有明显的效果。未来产业的融合可能是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交融共生的。 新宝堂已经有百年历史了,在新会属于陈皮的龙头企业。在新会做陈皮的企业里,有规模比较大的,也有规模比较小的,就好比是做蛋糕,只有把陈皮蛋糕做大,我们才有可能分得更多,这在营销上称为“隐去品牌做品类”,而区域品牌就是既有品牌的概念,又有品类的概念。 这个过程中,作为新会陈皮的龙头企业,我们参与其中,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力?一个企业能够永葆青春,根本在于自身的竞争力和优势。新宝堂四代传承,在保留传统的同时,始终走在创新的路上,包括经营模式创新、产品创新,也实施了陈皮+和产品升级的策略;目前还导入了中药和生物科技,提高陈皮行业的门槛,提升竞争力;金融运作也为整个新宝堂的腾飞奠定了基础,拥抱新的数字化营销可能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。 我认为,未来的区域品牌发展有三个特征:数字化,三产融合、科技引领。新宝堂始终以农业种植、食品药品生产加工、生物科技、陈皮交易四大板块为中心,持续打造全产业链控制、全过程可追溯的,有担当、有责任的优秀民族品牌!
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巧佳 杨巧佳:在听到目前统计的区域农业形象品牌一共有915个时,我非常开心。这说明各地政府对于区域形象品牌这一类型是认可的,对于品牌的构建越来越重视,也不断地探索区域公用品牌的路径。但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些现实问题,915这个数据只是初步统计,还不包括当下一些乡镇正在建设的品牌,可以预见这其中竞争的激烈程度。 那么,品牌如何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?我认为,系统化和差异化是目前区域农业形象品牌需要正视的事情。一个品牌的建立,并不是起一个名字,设计一个logo或征集一个口号就可以完成的,这只是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部分要素,只有探索差异化的价值,才能在赛道上争取机会。有了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后,系统性建设与运营也不能忽视,这涉及到标准与资源的整合。 不论是全品类的区域农业公用品牌,还是地标区域公用品牌、产业类的区域公用品牌,全面整合区域资源是关键。 目前,中国的农业品牌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,企业要发展,找到新赛道,政府母品牌搭建平台性工作就会变得尤其重要。不管是龙头企业还是腰部企业,单打独斗干不了事情,需要政府通过区域公用品牌作为抓手把平台搭好。从专业的角度来看,母品牌如何赋能很关键,需要有非常直接的带动作用,才会有企业跟着走。 在发展区域公用品牌的时候,企业类型多种多样,例如我们打造的锡林郭勒羊,是一整个盟打造的品牌,这个盟里涉及的企业都有自己的赛道,百花齐放地做自己的品牌。所以对于子品牌来说,有了强大的母品牌做赋能,能够看到更多机会,看到更多新赛道,产业会越来越强。 品牌最终是否成功,答卷还是要交由消费市场,区域公用品牌最重要的还是顺应消费新趋势。消费市场在迭代的,消费者画像在改变,只有整个建设过程中顺应趋势,才能真正地让品牌得到价值满足!
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 张毅 张毅:区域农业品牌应该是地方的名片。每到一个新的地方,人们的记忆点通常是三个方面:名胜风景、地方历史、区域农业品牌。我认为,不管是市、县,还是镇、村,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里面找出自身的特色,如果当地缺少历史名胜、风景名胜,还可以打造农业形象品牌来作为拉动消费的重点。比如来到金华参会,所有嘉宾都考虑要带哪些特产回家,这就会延伸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。 但往往找到自身特色后,却找不到一个抓手来推进品牌的建设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数据支撑,对市场规模、消费者需求及偏好没有清晰认知。所以品牌建设过程中,一定要有数据思维。 酒香也怕巷子深,好的产品更需要有创新的营销,即如何把产品营销和目标受众的需求进行精准融合。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,今年各大城市的地铁广告60%以上都是公益广告,商业广告很少。这个信息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点正在变化,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加速了这种变化。2024年短剧很火,这就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渠道,所以营销也要顺应渠道的变化,创新营销形式。 艾媒每天都会发布来自市场一线的数据监测和商业机会,从艾媒接近二十年的经验来看,任何产业都得先人一步发现市场的需求。农产品所有的工作都落点都是消费,所以消费者就是关注的对象。 目前全球市场都很关注潮流消费人群,即是有独特的消费态度、结构和特点,并引领着市场的走向的消费人群。曾经诺基亚的老板说:“诺基亚在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时候,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错过。”之所以没有做错事情,就是因为他们什么事也没做,而像OPPO、华为、小米能够闯出来,正是因为应对了潮流消费人群的积极变化。农业产品、农业品牌也是一样,例如前几年教培行业突然急刹车后,新东方马上搞起了东方甄选卖农产品,通过品牌背书,消解消费者对农产品可能存在的不信任。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追求,如今社交媒体高度发达,很容易把某一个关心的点形成共振。当一个很小的需求发生N倍的放大,就会形成一种消费的群体或效应。所以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打造要有抓手、有需求、有信心,只要好东西能做到极致,市场是非常广阔的!
|
|||||||||||